为建设气候韧性社会贡献“气象”力量——专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
2021-01-11 09:01    来源:新华社

  “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比我们预期的更为强烈和迅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近日表示,当前全球已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人类社会面对的重大挑战,提高社会的气候韧性是最现实和最紧迫的任务。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巢清尘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要加快制定科技创新的行动方案,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她提出,要启动制定碳中和目标下的科技创新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快建设高比例非化石能源电力生产体系,支持全面提高各行业电气化率;走以氢能、生物燃料等作为燃料或原料的革命性工艺路线,提前储备负排放技术;在加强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的保障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

  在巢清尘看来,尽管从根本上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要靠减排,但适应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解决眼前问题的措施。对此,我国需要加强气候韧性社会建设。

  她指出,气候变化的很多影响已经发生,如果不通过适应手段加以调整改变,就没有办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真正产生效果,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即使目前国际所有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均能实现承诺,全球温升到本世纪末仍将比工业化前超过2.1摄氏度。”她解释说,因此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的早期监测预警和评估,提高社会的气候韧性仍是最现实和最紧迫的任务。

 

  气象部门可以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哪些作用?

 

  巢清尘表示,建立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气候服务、生态气候评估、大气污染气候预测评估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风险预警等业务体系,有效管理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引起的潜在风险,都要发挥气象部门的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低碳转型是重要方面。我国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然而,风能、太阳能的分布和开发受到季节、地理分布等自然条件影响,其间歇性和波动性会影响电网稳定性。

  她介绍,国家气候中心针对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互补性做了深入研究,初步提出了不同地区风电、光伏开发的最优配比地图,即发电最稳定情况下风电和光伏的最优比例,这将为下一步我国能源转型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我国气象部门已经建成系统和规范的地面、高空、空间三位一体的立体气象观测网络。巢清尘表示,我国气象观测系统是全球气象观测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气候变化研究权威数据的来源。

  此外,气象部门在气候变化机理、监测、归因、影响、风险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

  “下一步,气象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持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综合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地面、高空、卫星观测一体化的碳循环综合监测评估,争取对全球气候变化进展盘点、碳达峰和碳中和评估发挥作用。”巢清尘说。

  她提出,气象部门应尽快提升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全国温室气体监测网和碳中和潜力监测评估体系,逐步构建全国和区域碳汇—源实时核算和预报体系,实现碳收支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尽快提升区域和城市碳汇潜力监测和评估能力,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

  中国气象局还将对气候承载力脆弱区的气候变化进一步监测、预测、评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福祉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