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工作座谈会专家观点
2021-10-21 12:10    来源:中国一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

  2021年9月15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工作座谈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在京召开。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参加座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代表参加会议并致辞,中心代表做引导发言并就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建设最新进展、合作伙伴参与平台建设发展的思路框架进行了介绍,与会国际组织代表和战略合作伙伴就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相关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并重点对下一步参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具体方式等内容进行深入沟通。

  参会嘉宾致辞及合作伙伴观点摘编如下:

陈志华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以来积极承担并履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希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能够成为国际社会分享应对气候变化智慧和经验的重要平台,也希望相关国际机构可以为平台提供资源和案例方面的有力支持,并以平台为依托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同时,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在遵循发展中国家意愿的前提下,需要积极探讨有益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同合作形式。

周军 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处长

  在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中非等环境合作机制框架下,中国与相关南南国家间开展了很多务实合作项目,积累了丰富案例和有效经验,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有效集成和分享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面也有良好的业务实践和案例基础,未来也希望相关机构能够结合自身优势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于鑫 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主任 

  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团队正在开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框架下的绿色供应链和可持续消费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未来非常愿意加强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绿色金融与企业ESG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同时,建议平台在现有工作框架和机制设计下,积极推动不同知识领域合作伙伴间的交流沟通与务实合作,在相关区域环境合作机制的支持和保障下,最大程度的实现知识产品和实践案例的效用发挥。

王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北京办公室项目规划主任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强调从信息交流到知识共享,从能力建设再到项目合作开发,是对中国-东盟、澜湄和中非三个环境合作机制成果的有机集成和有效延伸,能够将相关工作带到一个更高的层级和更大的格局。未来,联合国环境署将会重点支持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在可持续基础设施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方面的工作,并愿意分享全球其他区域NbS领域方面的有效实践,特别是环境署在亚太区域开展的红树林保护和减少毁林方面的项目和经验。

张琰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伙伴关系专家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是一个“开放包容、创新务实”的平台,把平台未来工作的方向主线与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衔接,非常契合当下的国际语境体系。同时,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专门把社区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向,十分值得肯定。社区妇女和儿童是气候变化下最为脆弱的群体,后续也要重点加强对这一群体在气候减灾方面的关注和投入。目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开展气候创新网络工作,旨在推动儿童和青年群体参与到气候行动当中,也希望能够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该项工作。

张菁 绿色和平组织资深项目主任

  绿色和平组织非常关注国际能源投资过程中的低碳能源结构调整问题,并致力于寻求绿色投资导向下的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同时绿色和平也正在开展相关方面的定量化研究工作。希望未来能够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从系统性规划、模型预测、技术经验分享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贡献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事业。

龙迪 欧洲环保协会首席代表

  中国的海外电力投资为相关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在能源投资低碳清洁化发展的导向下,也要从整体能源系统效率的角度出发,加大对储能和电网设施方面的关注和投入。在此背景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将低碳清洁能源作为重要工作领域,非常及时也十分值得肯定。针对该领域工作,未来也希望能够推动相关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切实发挥金融部门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建议平台将绿色供应链、海外投资项目ESG信息公开等议题也纳入未来关注领域。

李楠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主任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部门等多方有效联动、形成合力,希望平台未来能够充分发挥其网络连接的作用,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领域整体合作效能的提升。同时,建议平台继续细化工作路线图并策划开展系列推广性活动,不断提升平台的影响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和解决方案。

刘洪铭 美国环保协会全球气候变化行动高级主管

  美国环保协会当前的主要工作侧重于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供应链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疫情以来,全球社会经济形势越发复杂、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也持续增大。在此背景下,希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切实促进相关国家和合作伙伴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方面的“双向”认知不断深化,并积极开展南南国家和区域间良好沟通和协作活动,为全球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做出贡献。

刘强 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项目总监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关注的领域丰富且全面,能够很好的覆盖当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和重点议题。儿童投资基金会愿意在进一步深化沟通基础上,积极探讨未来合作方向和合作方式。同时,在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大背景下,建议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可就社会公平转型发展、区域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问题开展相关交流活动,并持续完善和丰富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合作机制和手段。

李艾 福特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关注的重点领域与福特基金会自然资源和气候变化团队工作方向较为契合,福特基金会目前资助的包括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和国家在内的相关公益机构,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后续愿意积极分享并作为平台内容的有效支撑。未来,福特基金会愿意参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在可持续基础设施、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绿色金融和企业ESG等领域的相关工作。同时,建议平台未来可尝试探索与其他相关平台开展多种方式的互动协同,形成合力。

苗红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投资部门主任

  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期重点关注电力基础设施、中国对外电力投资低碳化方面工作,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的重要领域契合度很高。世界资源研究所十分愿意参与平台未来在可持续基础设施、低碳清洁能源方面的相关工作,也将为平台建设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案例支持。同时,世界资源研究所也希望能够借助平台的知识分享、政策对话等机制,与南南国家有更多更高质量的交流合作,并争取与相关国际机构共同为南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的落地和实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周爽 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国传播与推广经理

  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类似,作为同样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城市联合组织,C40积累了一些国内国际不同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具体案例,重点包括清洁建造、低碳建筑、零碳社区和绿色交通等领域。未来,希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和C40能够探索并形成固定机制,推进平台间务实合作和信息共享,“双向”展现中国城市和国外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良好实践案例。

段锴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与能源项目高级项目主管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比较全面地覆盖了南南合作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内容。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工作领域主要侧重于能源结构调整、国际绿色产能合作和海外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未来非常愿意支持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在可持续基础设施和清洁低碳能源等领域的各项工作。

郝一涵 洛基山研究所董事

  洛基山研究所主要致力于撬动商业部门资源和力量,以市场化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气候变化。目前,重点开展包括发展中国家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优化下的降本增效工作、绿色金融助力下的航运部门减排和应对气候风险行动、临港产业集群的港口智慧化发展。未来洛基山研究所也愿意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分享相关领域实践案例。

徐欣 大自然保护协会对外事务高级经理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建设推进过程中,建议重点考虑两个重要“诉求”。一是作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领域重要的信息和知识分享平台,希望未来能够从不同参与方的实际情况和诉求出发,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推动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非盈利机构、企业部门间展开沟通交流和业务合作;二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诉求更侧重于气候变化适应和绿色发展,后续也建议平台对此予以重点考虑。

康蔼黎 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区域策略总监

  绿色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部分绿色金融支持的发展性项目却时常忽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此,建议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在后续案例收集及传播过程中,要加大对相关领域案例的关注,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协同。同时,也建议未来考虑吸纳中国本土公益组织参与平台建设。

梅家永 香港乐施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项目 中国项目部项目与研究经理

  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公众对社区层面的关注和认知程度,需要更多“倾听社区声音”;另一方面,社区尺度下妇女和儿童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所受到影响的程度更甚,未来要以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为重要关注对象,加强其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生计能力和气候变化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同时,考虑到近年来中国本土相关公益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也有一些较为有效的实践探索,建议后续也可将相关内容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的案例组成。

黄真 亚洲基金会项目总监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相关框架安排及合作机制等已较为完善,所确定的不同专题方向也十分契合当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最新形势。未来,为充分发挥平台对区域环境合作交流的促进作用,建议要加强对不同国家已有实践案例和项目经验的挖掘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增强并促进不同区域和国家间的交流与互信。

滕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政府事务官员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包含的重点领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开展工作高度吻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常愿意参与到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中,并愿意提供相关资源、知识成果及宣传方面的支持。未来,一是建议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可以重点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之间的人员交流活动,在深化平台管理工作人员对国际机构相关工作机制和框架认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夯实相关领域合作基础;二是作为重要的多边合作成果展示平台,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将会成为联合国相关机构参与到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多边合作中的重要渠道和切入点,在此也呼吁合作伙伴能够以此平台为依托加强彼此交流沟通,共同参与并积极推动平台建设发展。